
开创街车新级距 BMW S1000R
S1000R以街车化的外观进入台湾的街跑车市场,从近年来的销售市场可以发现,台湾的大型重型机车市场逐渐增长,而街跑车更是一个主要的指标,各家车厂代理都致力在引进各自的街跑车车款的工作上,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大型重型机车市场拓展时,能够抢下一席之地;BMW当然也不放过这个机会,抢占公升级的街跑车市场,遂将S1000RR下放为街跑车版本,虽然动力略为缩减,不似跑车一般的强悍,不过舍弃掉高转速域的峰值马力,转而将动力下放至低中转速,让车辆在街道上拥有更完美的发挥空间。

少去了整流罩的外观,不过从车头上看去仍旧能够一眼辨识出属于BMW的S1000RR的灵魂,与S1000RR采用相同的头灯设计概念,保持单边鱼眼、单边大灯的特殊设计,搭配上大灯风罩,依旧衬托出属于BMW特有的气质。
整流罩侧裙的部分,也将引擎本体裸露出来,展现出街车版本的狂野气息;采用水冷DOHC并列四缸的引擎系统,与S1000RR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至于峰值马力被削减的原因在于凸轮轴的角度设计更动,采用较低角度的凸轮轴,让气门扬程时间缩短,相对的常用转速域也因此下降了2,000rpm,最终峰值马力则为160hp/11,000rpm时输出。

相较于S1000RR的纯正跑车,少了约32hp的引擎动力,S1000R也更换了供油系统,采用BMS-X的喷射供油系统,与S1000RR版本的BMS-KP有所差异,这样的设定也让动力输出强化中速域的表现,并列四缸的排气量999c.c,让S1000R的扭力输出相当亮眼,峰值扭力112Nm/9,250rpm。这个数值也是当初在执行这项开发计划的工程师所设想的目标;强调全速域的平均表现,并特别针对车辆瞬间的爆发加速力调校,企图让骑士获得在山区道路或者街道中拥有更理想的操驾感。

S1000R首度于7/4开展的南港车展BMW摊位,现场展示有三种车色。豪华版、标准版皆有实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参考看看。这可是台湾首度实车曝光呢!
车辆多数配备规格与S1000RR接近,包含了轻量化的铝合金油箱、倒立式前叉、Brembo双辐射卡钳、从车尾看过去更可以发现,几乎与S1000RR如出一辙。2014年式在台贩售的版本分为标准版与豪华版,同时推出蓝、白、红三款配色,标准版部分附上ABS煞车防锁死系统与ASC自动稳定控制以及双重动力模式等,至于DTC动态循迹控制系统与DDC动态阻尼控制系统的部分,则需要另外加价升级套件;豪华版的部分则是一应俱全,包含了DTC、DDC的部分,同时些许小地方也有差异,例如:LED方向灯、排档辅助装置等,通通都包含在内。
设计特点
延续著S1000RR的设计理念,强调车身上拉的线条,完整保持了S1000RR的DNA因子,仅是将跑车的整流罩褪下,换上更为动感的轻盈外形。而原厂设计团队为了拉拢更年轻的骑士族群,试图加入更多年轻化的设计元素。

利用镂空的设计理念来强化外形的流动感,当然还是秉持着跑车的基因,这样的设计理念也让街跑车的车款中融入了浓浓的跑车灵魂,有着随时随地都可以走上赛道,体验飙风竞速的快感。车身除了在头灯部分为左右不对称的设计外,在左右整流罩部分也是采用非对等设计,在车辆右侧的整流罩上可以看到镂空类似进气坝的设计,而右侧部分则是平整的,最主要的用意在于强化前方水冷排的散热效能。

最为醒目的就是BMW一贯风格采用非对称式的大灯设计,右侧采用反射式的大灯,而左侧则是采用鱼眼投射灯组,将两者合而为一;初次见到时心中直觉得与多数日系车款惯用的对称形态相比较,虽说是不对称的设计,但是却又找不出其违和感,只能说巧妙地将不对称的双灯融合为一,展现出有别于他牌车款的设计感,当然这样的设计也演变为S1000R的经典象征。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团队针对S1000R外型细节不断讨论,只能说德国人对于‘设计感’这件事非常地谨慎。

外型设计师采用油土模型细细雕琢著S1000R的外观,可以看到在主油箱部分是没有更动的,采用跟S1000RR相同的轻量化铝合金油箱,最主要在外观上由于省去了大面积的整流罩后,左右整流罩的设计就着重在贴合著车架下方的车壳造型与车尾的造型设计上。


从上至下的每一片车壳都显示了S1000R未褪去的跑车风格,即便在车身的各项尺寸上有作出了细部的调整,包含到骑乘坐姿、三角几何、坐垫软硬、悬吊高度、把手角度等,都有了细微的调整,大致上从外观上却无法立即辨别,当跨坐上车之后,方能知道这箇中奥祕。而这一块下导流为豪华版标配,标准版则没有搭配下导流。

S1000R豪华版也搭配上了电子快排,完全运动化的设计,让车主能体验到更强悍的运动性能与操控刺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