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长环境的关系,笔者接触的大多是日系摩托车。在与宝马摩托车相遇之前,总是觉得“这么贵的车,马力没日系大、重量又高,虽然安全性很好,但根本就是一辆老人专用摩托车”。不过,内心的成见总是可怕的,等到笔者实际接触过之后,才发现以前的观念错得离谱,也难怪90年来,宝马能在摩托车坛上屹立不倒。
说起R nineT的缘起,就必须从1923年谈起。这家位于巴伐利亚州慕尼黑的航空用发动机制造商,因为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的关系,只能放弃航空发动机的制造,转而制造摩托车。
1923年,宝马第一辆摩托车“R32”出现在世界上,它是宝马第一辆采用轴传动的宝马摩托车,也是第一辆挂上蓝白螺旋桨厂徽的摩托车。事实上,宝马制造摩托车的历史比起汽车还要长一些,宝马一直到1932年时才制造出第一款属于自己的汽车3/20PS。
R32的架构,确立了BMW摩托车的典范:水平对置发动机(宝马将它称为Boxer engine,拳击手发动机)、轴传动,到今天我们还是能在大部分的宝马摩托车上看到这两项特征。不过,时代在转变,这两项特色也一直不断的在进化,以应付日本对手毫不留情的追击!
不过,宝马摩托车的有独特的韵味则是受到许多电影的青睐,我们总是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宝马的踪迹,连执法机关都喜欢使用宝马,不止在国内,在香港与台湾地区都可以看到执法人员骑着宝马执勤。
简单叙述完宝马摩托车的“丰功伟业”之后,再把焦点转回到这次的主角:R nineT。宝马设计此车的初衷,是为了要提供摩托车的爱好者一辆骑起来没有负担、充满热情的摩托车,并且融合宝马传统的产品,这不是一辆纯粹以性能为追求的摩托车,它是如此的充满情感,你可以骑着他在乡间小路上巡航,也可依照自己的喜好打造一辆符合自己需求的R nineT。它简单却不原始,拥有不错的骑乘质感,任何人都能轻松上手。
虽然宝马推出R nineT的出发点,是为了打造一辆复古的摩托车,但笔者个人认为它并不是非常的复古,如果跟杜卡迪的GT1000这种Café Racer相比,R nineT就显得相当现代了,话虽如此,其车身细节还是带着淡淡的思古幽情,怎么说呢?它没有采用质轻坚硬的铝合金车架,而使用编织式钢管车架加上可拆卸式的副车架,创意十足却又带些古典味(早期的摩托车都采用钢管车架)、双环式仪表盘、充满散热鳍片的发动机外壳、在一般街车上较难看到的钢丝轮圈,这些都是R nineT充满古典味的地方。
此车在外观上的设计注重的是简约的美感呈现,并且带点以往手工涂装外观的质朴与简单。而且,它是一辆允许高度“订制化”的产品。如果你喜欢双人骑行的话,也可以选配舒适型加厚坐垫。或者,你也可以装上铝制单座盖、拆掉后座的脚踏,让它看起来更简洁、更带有Café Racer的风格。甚至只需要拆卸八颗螺丝,你就可以把后座取下,成为一辆帅气的单座摩托车(由于牌照架与转向灯在此时也无法装上,所以此状态只能在非公路环境行驶)。
许多人对于大排量摩托车会有一些座高恐惧,不过R nineT的座高则是相当亲民——785mm的坐垫高度并不算太高,就算笔者身高只有1.7米,也能够两脚同时着地,而且油箱和坐垫宽度适中,不像四缸车的宽度有点阻碍骑士落脚。坐姿也比较直立,长途骑乘不会腰酸背痛。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造型的关系,没有风挡的它,在时速超过140km/h时,风压有点强大,对于长途骑行时的体力消耗较大。但R nineT一旦加上风挡,就等于毁了这恰到好处的外观,对于这个不算缺点的缺点,大家还是稍微忍耐吧。
仪表盘是传统街车惯用的双表配置,右边为转速表,左边为时速表,不像现在很多摩托车都用数字速度表,行车电脑的切换按键就在左手处,仪表盘上还有两组里程显示切换的按键。信息显示屏的外框用了银色点缀,内含里程显示、平均时速、平均油耗。不过,有个小地方让人感到有点困扰,就是R nineT并没有油量表,只有低油量警示而已,对于摩旅爱好者而言,出远门时就要多注意油量了。
如果你曾经接触过宝马摩托车,你会发现宝马旗下的摩托车配置相当齐全——加热把手、电动风挡、行车电脑等等然人眼花缭乱的配置都会出现在上面。不过在R nineT上,就显得比较简单了。除了行车电脑外,加热把手、LED转向指示灯为选配,更没有风挡可以电动调整。此车的储物空间的扩充性也不错,可选配多功能油箱包与后包,油箱包上还有透明塑料防水窗。而且,这些包都具有防水功能,车身下方还有充电插座提供电源。
另外,从很多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宝马对于R nineT的用心,例如大灯遮光罩上的BMW标志,手把固定座上的“BMW Motorrad”字样、钢管结合处的焊接工艺良好,并且在设计当初就考虑到了美感问题,大量采用银色铝材作为车身配件(如脚踏、换挡杆、车架接合处),形强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