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机油粘度的测定
用对比法检验。用2个直径和长度相同的玻璃试管,一个装入已知道标准粘度的油料;另一个装上要测定的油料。2个试管装成同等高度,且管内油料不能装满,留出一个气泡。然后将2个试管的开口处用木塞堵住。测定时保持2个试管中油料温度一致,且将2个试管连结在一起倒置180°,观察试管内气色上升的速度。根据油料流下的速度可以比较粘度大小。粘度小时,气体能很快从油料中钻出来,因而油流动的快;反之,粘度大时,气体难从油料中沾出来,因而油流动的慢。
b)机油内含有水分的测定
检查时,先将机油放入玻璃试管内,然后在试管底部加热至100~120℃左右,边加热边观察。如果机油内有水分,就会发出声响并产生泡沫,或在玻璃试管壁上将会发现有凝结的水珠等,油液变成混浊状。另一种测定方法,是在机油内放入少量的白色粉末状的无水结晶硫酸铜。当油液中有水时,即会变成蓝色沉淀在机油底部。
c)机油内含机械杂质的测定
粘度小的油液在注入试管内片刻后,就可在底部观察出沉淀的杂质。如果油的粘度较大时,可在被测试的油液内加入一定量白色洁净的汽油(或煤油),试油粘度。若此时溶液经滤纸过滤,在滤纸上存有杂质即机械杂质。
鉴别使用中机油的质量,是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机油的依据。常见鉴别机油质量的主要项目有以下几种:
a)是否失去了润滑性
如机油发生乳化,乳化的原因是机油中渗进了大量的水或冷却液,经曲轴旋转的搅拌而产生乳状液体。出现这种情况应停机找出气缸体内漏点,若是在非摩擦表面,可以经焊补后继续使用,若是汽缸壁则不能修补。
b)机油是否老化
方法是观察机油尺沽出的油滴,透亮为正常,油滴中间呈暗黑色,而油滴四周为透明,则为半老化,油滴完全呈黑色,说明机油已经老化,不能再继续使用。
c)机油酸化
机油酸化指的是机油中含酸量增加,原因是废气下窜到曲轴箱内,SO2等燃烧物与水分混合成硫酸等酸类,腐蚀摩擦表面,特别是腐蚀轴瓦。当拆解轴瓦时就看到大量轴瓦表面剥落。遇到这种情况要更换机油或检查曲轴箱通风是否正常。
d)机油稀释
机油稀释指的是润滑中混进燃油,使机油的粘度大大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发动机长期处于低温工作,混合气下窜。解决的办法是找到燃油与机油混合的途径。
以上检查一般均应在发动机停机后机油还未沉淀时进行,否则有可能得不到正确结论。因为机油沉淀后,浮在上面的往往是好的机油,这样检查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变质机油或杂质存留在油底壳的底部,从而可能造成误检及其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