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润滑油的粘度
润滑油的粘度就是液体的内摩擦。润滑油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时,油分子之间产生的阻力使润滑油流动困难,其阻力的大小反应为粘度。粘度是润滑油流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绝大多数的润滑油是根据其粘度大小来分牌号的,因此,粘度是各种机械设备选油的主要依据。润滑油的粘度对润滑油的流动性和它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的厚度有很大影响。粘度较大的润滑油流动性差,不易流到摩擦面之间,在摩擦面之间形成的油膜较厚,在较大负荷情况下润滑效果比较好。粘度较大时润滑油的冷却和冲洗作用较差,摩擦面的温度较高。反之,润滑油的粘度较小,其流动性较好,容易流到间隙小的摩擦面之间,可保证润滑效果,克服摩擦阻力,消耗的功率也较少,润滑油的冷却和冲洗作用较好。但如果润滑油的粘度过小,在较大负荷下,润滑油膜变薄且容易被破坏,摩擦面容易产生磨损和擦伤。因此,在选择润滑油时,首先必须考虑粘度是否合适。
b)润滑油的粘度指数
润滑油的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随着温度降低变大,这就是润滑油的粘温特性。粘温特性对润滑油的使用有重要意义,如发动机润滑油的粘温特性不好,当温度低时,粘度过大,会造成起动困难,起动后润滑油不易流到摩擦面上,造成机件磨损。温度高时,粘度变小,不易形成适当厚度油膜,失去润滑作用,易使摩擦面产生擦伤或胶合。因此,要求油品的粘温特性好,即油品粘度随工作温度的变化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