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一、国内市场
华东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
华东地区2012年1月~10月销量约163万辆。江浙市场这几年受电动车和汽车的夹击,市场总量一直在下滑,2012年同比稍有下滑,但幅度较小。江浙两省是踏板车比较大的省份,踏板车的市场份额约30%,但这几年受电动车的冲击,份额有所减少。跨骑车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大,弯梁稍微有点上升。合资品牌占有率有下降趋势。江浙摩托车消费价格向5000元~7000元的价格区间靠拢,这一区间的销量占了至少75%的份额;合资品牌的占有率达到了50%。铃木王款、钻豹款仍是销量最大的款式,目前该款式份额基本没有变化,五羊款下滑较快,运动款稍有上升。
2012年,山东市场同比下滑15%左右,仍然以铃木王款、钻豹款为主要款式,跨骑、踏板、弯梁比例无大的变化,山东消费需求没有太大的变化。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华南地区2012年1月~10月105万辆。该地区下滑幅度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华南地区跨骑、踏板、弯梁的份额没有大的变化,但跨骑车中,运动款销量上升较快;踏板车有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弯梁车在广西销售较好。广东个性消费比较明显,改装比较盛行;运动款上升较快,踏板车小型化趋势比较明显。其它省份异型车款上升较快,五羊款、铃木王款下滑明显。
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华中地区2012年1月~10月销量约146万辆。华中地区2012年销量同比下滑严重,这主要因为华中地区对价格比较敏感,国Ⅲ使价格提升而影响了需求需求。该地区品牌集中度在上升,合资品牌的占有率越来越大,踏板车、弯梁车的销量在增长,而跨骑比例在下降。在华中地区,比较时尚又实用的跨骑车销量增长较快,如铃木骏驰、雅马哈天戟等;老式铃木王款、五羊款在该地区减少,但铃木王改款及豹改款在大幅增长。助力踏板车增长较快。
华北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
华北地区2012年1月~10月销量约为41万辆。华北地区是矿产大省,因为经济不景气,导致资源价格暴跌,影响了收入不平,且外来人员也在减少。2012年,华北三省总销量同比下滑严重,高于全国水平。河北地区以铃木王款、钻豹款为主,而山西、内蒙古以五羊款为主。弯梁车在上升,踏板销量很少。华北地区消费需求没有太大地变化,但踏板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小型踏板。
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西北地区2012年1月~10月销量约为73万辆。西部5省中,新疆市场销量同比上升,而甘肃、宁夏、陕西市场均在下滑。西北仍然以跨骑车和弯梁车为主,跨骑约50%,弯梁40%左右;跨骑车五羊款仍占统治地位;日系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较快,这源于合资品牌加大了推广力度,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西北也与东北一样,摩托车的消费价格在提升,这跟农民的收入提高有很大关系。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北地区2012年1月~10月销量约为48万辆。2012年东北摩托车市场较为稳定。这源于东北市场前几年下滑太快,现在正在反弹。东北市场跨骑与弯梁平分秋色,而踏板车的销量不超过5%。弯梁车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东北市场摩托车消费有向合资品牌集中的趋势,摩托车消费价格也有所提升,价格在6000元~8000元的跨骑车销量最大,弯梁车价格大部分在5000元以上。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
西南地区2012年1月~10月销量约为144万辆。西南地区合资品牌在逐渐抢占民营、国有品牌的市场份额。在西南,150排量的跨骑车增长较快,消费者对越野款式也有一定的需求,这是因为西南多山路,道路陡峭,需要动力较强的车。西南地区五羊款的销量在逐渐减少,异型车如铃木王款、骏驰款、钻豹款的销量在不断增长。
二、出口方面
在经历了2011年的1000万辆出口盛世之后,海外出口在2012年有所回落。数据显示,2012年1月~10月,摩托车企业产品出口总额47.32亿美元,同比下降3.40%。其中摩托车整车出口739.94万辆,同比下降17.33%,出口金额40.20亿美元,同比下降5.16%。摩托车发动机出口157.26万台,同比下降 35.21%,出口金额2.42亿美元,同比下降20.31%。沙滩车出口6.78万辆,同比增长2.31%,出口金额1.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98%。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3.23亿美元,同比增长38.46%。
三、政策透支消费显现市场趋于饱和
2012年是《摩托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的最后一年,这一政策2009年3月开始实施,旨在提高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汽车、摩托车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实现汽车、摩托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内外需协高发展。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摩托车销量的上升,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过度饱和。这一现象在2012年开始显现出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市场机制引导。在这种经济体系下,资源分配受消费者主权的约束,生产什么取决于市场需求,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水平,整个资源配置过程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干涉了市场的自由运作,起到了拔苗助长的作用。
在政策开始实施的前两年里,中国摩托车行业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受惠于此政策,几年甚至出现了消费繁荣的景象,但这种景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一种假象,它将未来几年的消费提前,使原本打算在未来几年购车的消费者,提前进行消费,导致市场的过度饱和,势必导致未来几年的消费呈现下降趋势,而恰巧在2012年,这一趋势逐渐凸显。
而去年国Ⅱ与国Ⅲ的切换,使得众多企业大量的国Ⅱ产品库存积压,企业为将库存的国Ⅱ产品出售,在其价格上略有下调,这也使得众多消费者忙于购置国Ⅱ产品,使得市场饱和进一步加剧。
随着2013年1月31日的政策退市,中国摩托车行业即将面临着新的考验。
四、国外高端品牌陆续进驻中国
2012年4月底,在北京国际车展上,意大利杜卡迪展示了V2运动车型的顶点旗舰车型ducati 1098和为环塔赛设计的ducati 848摩托车。5月,美国哈雷公司发布的五大车系的十余款顶级摩托车,包括软尾、运动者、戴纳、旅行者和VRSC陆续登陆中国开始销售。同样在5月,美国新生代豪华摩托的生力军品牌━━胜利(victory),在北京众多重型摩托爱好者的翘首期盼中,正式登陆中国,首家旗舰店在北京顺义开业。7月,两家铃木进口摩托车授权经营店在上海和北京相继开业,两款原装进口大排量铃木GSX1300隼、铃木VZR1800酷道至尊开始在中国销售。
国外高端品牌陆续进驻中国,标志着中国摩托车市场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凸显出中国大排量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摩托车是小排量、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低端摩托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意识的转变,以娱乐、休闲、收藏为目的的,高端、休闲、大排量摩托车的需求比例正在逐年上升,摩托车也逐渐由原来的交通工具向享乐玩具转变。走高端休闲路线才是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出路。
近年来,摩托车已经沦为“低端”的代名词,国内低端摩托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产品同质化、低价格、低利润早已成为制约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高端休闲大排量摩托车是高品质技术和性能的代名词。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制造技术、有效的营销手段,才能站在摩托车行业的制高点。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从技术投入、产品研发、营销创新等方方面面狠下功夫,调整产品结构,深耕发展,方能抢占市场先机。
五、竞争加剧,销售版图变化明显
在今年5月份的行业产销榜上,隆鑫以16.76万辆的产量、16.75万辆的销量拔得头筹,将一直稳坐产销量头把交椅的大长江逼至第二的位置。不过在随后的时间里,大长江迅速收复失地,重新稳稳占据着行业第一的位置。
隆鑫成功抢占行业头把交椅,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好的现象。有竞争,才有进步,只有各企业都树立勇争第一的信念,才会激发实力的提升,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这不过是两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在2012年,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不少品牌失去了固有的市场,而另一些品牌却迅速上位,趁机抢占市场份额。2012年的销售版图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长久以来,中国的摩托车行业形成了国有、民营、合资品牌鼎足而成、共荣共生的基本格局,三驾马车在固有的销售版图上经营着自己的地盘。而在2012年,国有、民营品牌销量下滑严重,合资品牌的销量却在稳步提升,将以前属于前两者的地盘划归到自己的版图之中。再加上近年来国外高端品牌陆续进驻国内市场,将国内高端市场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这就使得2012年的国内销售版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六、个性化、差异化流行
2012年,不论是行业还是企业,提及最多的两个词语莫过于“个性化、差异化”。对于同质化较为严重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行业及企业走出困局的一剂良药。
而所谓的个性化、差异化不单单就企业产品而论,它涵盖了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产品、营销、服务、文化、理念等。在2012年,许多企业都在努力改变,试图寻找一条属于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合资品牌一直是这方面的代表,这与它们的国际背景相关,在全球不同市场环境下积累了经验,使得它们在面对市场环境变迁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跟上市场的步伐。所以当国内市场开始出现个性化苗头的时候,它们已经针对国内个性化市场,展开了产品研发、终端宣传、市场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国内品牌,宗申今年上市的Z-one和新近推出的弯梁新品v炫,以其独特的“个性化”标签,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力帆的KP系列一经推出,同样受到各方热捧。春风一直坚持走高端、差异化路线,诞生了一系列极具个性的产品。而新近崛起的银钢集团,更是靠摩旅文化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摩旅活动,成功将银钢山地王推向摩迷群体,受到广大摩迷的欢迎。在面对年轻消费群体时,建设更是史无前例地邀请张歆艺为其形象代言人,一改建设百年老店的形象,将其打造成年轻、时尚、快乐的新名词。嘉陵也不甘人后,亦跟上时尚潮流步伐。
当下国内摩托车市场的个性化、差异化潮流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在以个性化、差异化为主导的摩托车市场,国内许多企业仍需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的深度,虚心向对手学习,并学以致用,通过经验的积累,开辟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