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高端”
诸位并没看错,开篇这则消息的确是出自“党报”,也的确不是“广告”。由此可见,这ZY125绝非泛泛之辈,称得上那个时代的“先进”车型。
事实上,称ZY125为国内首辆巡航车,并非言过其实,该车配得上“首辆”的头衔。当时(上世纪90年代)国内跨骑车领域的太子车只是CM、GN等有限款式,造型更豪华、骑乘更舒适的“巡航款”还未出现,ZY125的巡航概念使得中国摩托车在造车理念和整体设计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彼时的“南雅”正是如日中天,有雅马哈的技术支持,有广阔市场的销量保证,在产品研发方面自然也是舍得投入。ZY125是他们倾力打造的一款“高档车”,他们要推出一款有别于国内市场那些常规太子车的高档车型,占据高端市场。



参考雅马哈XV系列的成熟造型设计,ZY125被设计得修长苗条,在保证直行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发动机重心位置、后倾角与前伸距的精心设定,让这款车型有着领先于其他太子车的弯道性能。同时,ZY125还是国内首款设计了车手位置宽幅脚踏板的车型,对长途驾驶来说,这个设计非常体贴。
为了增强实用功能,ZY125还设计了后侧箱组件,原厂侧箱与整车造型完美相融,在营造豪华感觉的同时,更能方便车手的日常使用和长途旅行。该车的动力系统与雅马哈备受好评的TT-R一脉相承,低扭出众、高转可靠,平衡轴的应用让这台高性能、低能耗的发动机运转平稳,代表了当时国内最高水准。此外,“日清”制动系统以及整车关键部位的进口件应用和精致的做工,让这款车型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高端”,哪怕在上市之初售价高达两万余元,仍遏制不住购买者的热情。





穿越时空的邂逅
我们遇到了一辆产于2000年10的ZY125,这辆诞生将近13年的“凌骥”是现任车主花高价从原车主手里“硬”买来的。这辆车的新,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除了后视镜被人偷走,全车都是原装,漆面熠熠生辉,镀铬件锃亮醒目。这辆已历经十余载光阴、行驶里程超过三万Km的小车,成色看上去只是刚过磨合期。现任车主说,这辆车在原车主手里时没有这么新,他买来后清理擦拭了大半天。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不肯定“凌骥”的用料和做工,没有真材实料,13年的风吹日晒,早不成样子了……
当然,这辆ZY125之所以“新”,与它诞生较早有关,因为我们曾经遇到过后期出厂的“凌骥”,那些用大幅国产化来降低售价的“凌骥”在外观件质量和整体性能上与售价一样都存在着“缩水”。这真是“国产化”的悲哀,也是中国摩市大环境(消费水平)造就的悲剧,而这“悲剧”,至今仍在上演。
这辆ZY125的小单缸与整车的成色一样可人,它没能让我们感觉到丝毫的苍老,不论外观还是运转表现。这是一款雅马哈专为障碍赛越野车而设计的机器,小缸径长行程和轻量化活塞设计使其具有低速扭矩大,运转震动小的优点,操控起来清爽便捷,活力十足。在历时半天的感受中,车手驾驶这辆车穿越街区,驶过郊区公路,驰骋于田间小道,表速一度达到100km/h左右,但不论何种驾驶状态,它都能在圆润的吟唱中应付自如。


在驾乘感觉上,ZY125看上去苗条的车身拥有充裕的驾驶空间,让身高4500px以上的车手也感觉不到窝憋,操控起来更是随心所欲,以至于车手在结束体验之后言之凿凿:“我可以肯定,现在国产同排量同类车中,没有一款车在总体性能上能与这款车相提并论……
车手所言不虚,ZY125的优秀,足以让它在十余年后仍是难逢敌手。
其实,真正不老的不是“凌骥”,而是品质。只要你真材实料、货真价实,不论你是不是“凌骥”,都会成为不老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