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方向:下一个合作者是谁?
新的合资伙伴会是谁?以川崎目前的实力,能与之合作,生产大排量产品,并组建全国性销售网络的,非国内销量前10强企业莫属。
大长江、隆鑫、新大洲、银翔
可能性:0
大长江、新大洲已有合资方,并且都是川崎的死对头,两家企业再找川崎合作,可能性微乎其微。目前两家企业人强马壮,品牌力雄厚,又不缺大排量产品投放能力,川崎对其而言,并没有利用价值。隆鑫已是旧人,好马不吃回头草,双方的合作显然已难重头再来。
重庆银翔虽然产销规模位列前十,但技术实力与隆鑫相比,有一定差距。其销售主要以出口为主,国内的知名度与网络均达不到前十的水平,川崎在其身上捞不到好处。
嘉陵、建设、洛阳北方
可能性:★★
三家企业均与兵装集团有关联,嘉陵、建设属于兵装集团旗下,洛阳北方属于兵装集团控股。三家企业在品牌知名度、销售网络上能与川崎对接,但在新产品技术推进上存在短板,特别是嘉陵、建设,在整合到南方摩托集团后,其产品定位、推广权责、经营权责已经推倒重来,国企作风明显。川崎要找他们合作,是直接到嘉陵、建设,还是找南方摩托,是个问题。人家看不看得起川崎,又是个问题。
宗申
可能性:★★
宗申“精良制造、国际合作”的企业理念或许会促使双方坐到一起谈。宗申多年来致力推广的赛车文化,与川崎品牌文化存在某些共同之处。宗申与比亚乔合作多年,推出的产品以踏板车为主,从品类上来看,比亚乔与川崎的矛盾并不大。
关键在于,与比亚乔合作后,宗申能否抽出足够的精力应对川崎,此外,在川崎的核心市场泰国,宗申也建立了工厂,并与之形成了竞争。一边是对手,一边是伙伴,这样的商业竞争格局,双方都HOLD得住吗?
力帆
可能性:★★★
虽然销量不及隆鑫,但在力帆身上能找到隆鑫的影子:全年产销超过100万辆,但整体价格偏低;品牌知名度不高,须继续寻找技术合作,提升影响力。
2011年,力帆与奥古斯塔还展开了战略合作,但非合资。在全球,奥古斯塔的影响力并不比川崎差,但在中国,双方的确存在明显差距。与川崎合作,是力帆摩托车事业再次提升的机遇。不过,力帆近年已全心投身汽车事业,国内摩托事业有转外销倾向,此时能否拿出足够的诚意与川崎谈合作,也是个问题。
大运
可能性:★★★
找大运合作,那是要找广州大阳,可双方一旦合资,公司名字是叫大阳川崎还是大运川崎,如果叫大阳川崎,估计还得征求洛阳北方的同意吧!大运、大阳两个品牌之间复杂关系外人永远难以厘清。
大运的短板在产品研发,目前上市的产品,清一色为通用产品,特色车型少之又少。川崎与隆鑫、力帆不能达成合作,退而求其次,找大运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接下来,大运、大阳可能要进军泰国市场,双方即将成为竞争对手,这样谈起来,似乎又有点悬了。
注:满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