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松骑乘姿势,低手把的独门设计,诉说着品牌的延续骄傲。
当然,158kg的车重,或多或少是会在每次得重心转换过程中,留下些许的痕迹的,与S 150 ie相较,加上位于前土除上的头灯重量,那车头的轻盈感减少,但取而代之的也不是过份的笨重,而是种前后均衡的沉稳,低重心的特色,也支撑着每次过弯时的稳定,搭配上从未改变的单摇臂之前悬吊设计,不疾不徐的Q感作动,就好比前后配重的中庸,与优雅身型的姿态;不躁进、不迟缓,经过每个道路坑洞,抚平的动作轻柔,不仅与台北坑巴道路意外的相处和谐,与其设定的通勤需求,也有着恰如其分的搭配。
同样源自于98车系的头灯位置,搭配上大面积的后尾灯组,照明与辨识度佳。
前单摇臂式避震搭配后双臂震组,反应感受不及不徐。
与S 150 ie相较,加上位于前土除上的头灯重量,那车头的轻盈感减少,但取而代之的也不是过份的笨重,而是种前后均衡的沉稳。
不躁进、不迟缓,经过每个道路坑洞,抚平的动作轻柔,不仅与台北坑巴道路意外的相处和谐,与其设定的通勤需求,也有着恰如其分的搭配。
双后避震的结构,透过车重的压制,反应与前悬吊一致,且透过一体式钢製车身的均衡传达,取代了此设计常见的直接冲击,纵使脚下胎圈规格仅有12吋的大小,但传递于骑士体感的缓冲,有着媲美大轮速克达的满意。
与兄弟车型GTS 300 ie Super雾黑轮圈不同,GTV 300 ie轮圈采取电镀亮面设计。
前后双碟的刹车规格,制动力道就如同动力输出般,足够却不过份犀利。
弯中的GTV 300 ie沉稳,但也不过于笨重,也不过于灵活,巧妙的取得中庸,也易于掌控。
骑乘着GTV 300 ie,轻松的姿态,你容易的会放慢脚步,欣赏着众人钦羡目光之际,也享受着这动态设定带来的优雅乐趣,但也别忘了,当你右手迅速扭下,21.5ps/22.3Nm的动力可是随伺在侧,全力鼓催,扭力涌现相当即时,推动这中型绵羊快速向前。更精彩的在后头,超过80km/h后的延伸性,源源不绝的让车辆持续增速,也说明了中长途巡弋的能耐。
前斜板冷排两侧的散热孔。
依循传统的椭圆状排气管。
左侧传动总成,齿轮油添加位置相当便利。
时速过了80km/h之后加速延展性依旧出色。
充沛、足够,可以说是形容GTV 300 ie动力挺适切的词彙,但如果你要驾着GTV 300 ie冲锋陷阵、力拼高速,GTV 300 ie的输出曲线,其实不适合让你如此恶搞,强调舒适的整车设定,也会让你无法犀利的与每个弯道拼斗,但这是辆Vespa,有着充沛动力的Vespa,游刃有馀的优雅,你骑上他,你就会知道我不是在夸大。
侧柱操作上十分省力。
后行李架采取收纳设计,并透过一塑胶片来固定。
新台币28.5万元换得如此的独树一格,会开始翻开国产同级中型绵羊规格比较的,我相信你不会是GTV 300 ie的目标客层。当然,论价格、论动力数据、论实用机能,台湾市场上以此冷硬的比较方式,最佳C/P值的选择不会是GTV 300 ie,但当你认同驾驭乐趣与独特性非用一分一毫可以计算之际,我想你就会适合坐在GTV 300 ie那独特的分离座椅上头、驱策着这见证Vespa造车精华的大家伙往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