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掉头快启动快,拥有随意抢道、变道甚至逆行却很难处罚的优势,电动车普遍随意闯红灯、钻车缝,不鸣笛、不打灯、制动差,2亿辆电动车神出鬼没于中国城乡,构成举世无双的奇观。
它们是城市交通事故的最佳工具,由于是肉包铁,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非死即伤。据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统计,2014年审理的涉电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中,当事人伤亡率达到了88%。

▍2015年8月11日清晨,扬州街头,一辆被撞的四分五裂的电动车残骸
在美国、欧洲和第一个发明了电动自行车的日本,很少人使用电动车,纽约、伦敦和东京的路面上极少出现电动车的身影,为什么唯独中国的电动车这么多——而且它们当中大多数属于非法行驶。
禁摩的产物
如果中国各地没有禁摩,两轮电动车肯定还是一种小众代步工具。
摩托车由于价格低、速度快,利于出行,1980年代中期后迅速成为中国城市重要代步工具。由于气候原因,南方摩托车普及率更高,盛极时,城市大街小巷都是摩托车。
1985年起,北京开始禁摩,此后各大城市相继效仿,2002年杭州禁摩,2004年广州禁摩,时至今日,中国已有185个城市加入禁摩阵营。不过,各地禁摩方式有别,一般大中城市禁摩以停止发牌方式,逐渐淘汰摩托,而有些小城市则雷厉风行,不管有牌无牌一律禁止。

▍佛山街头的禁摩标志
各地禁摩虽不同步,但理由大同小异——摩托车造成交通拥堵、非法营运、危险系数较高、影响市容市貌、导致飞车抢劫,实在是非禁不可。
不过,禁摩后,收入较高家庭自动升级购买私家车,虽然中国城区道路面积同步大幅拓宽,但交通拥堵反倒更加严重。而非法营运者也顺势由摩托车改汽车,照样拉货载客,好在各地政府吸取教训,没有因为黑车现象禁掉汽车。
横行珠三角的“飞车党”也没有因为禁摩迅速消失,因为飞车抢劫者驾驶的摩托车大都本来就没有牌照,好在城市管理者及时生产了大批“钩镰枪”,配发各交通路口执勤的保安、协警,有效抑制了猖狂的“飞车党”。

▍广州的禁摩“钩镰枪”
唯一收效的是市容的改变。摩托车和小商小贩会严重损害一个城市改革开放的形象。为了赢得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之类的头衔,改变城市形象,摩托车只能一禁了之。
不过这种禁摩有时会适得其反——2010年11月,湖南郴州为评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实施全城禁摩,结果引发大规模群体暴力事件,50余辆执法车、警车被推翻。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先进城市的荣誉必然落空。
电动车正是摩托车的替代物。
不过,1995年它在中国被成功仿制时,名字上就被归类为自行车,从而有效规避各地对摩托车的限制:电动自行车。1999年出台的正式行业规范的描述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这种肉电混合动力的特种自行车,诞生之后便急速发展,2005年总产量就达到900万,但各地陆续禁摩,让这种摩托车替代品的需求发生井喷,到了2014年,中国电动自行车销售量已达到3000万辆左右。

▍南宁街头的电动车群
一开始,它还低调地像个自行车——按照国家标准,电力只作为助力,且时速控制在20公里之内,但它名正言顺上道后,便不断进化——目前大多数电动车已经发展到纯电力驱动,原来的脚踏板已是摆设,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踏板。
问题是,这种自行车速度已经赶上了摩托车,但制动性能却没有跟上,多数电动车仍采取自行车的刹车方式,紧急制动时极易侧翻。而且不少人确实把它当成自行车,转弯无转向灯,晚上不打大灯。
驾驶摩托车尚有一定技术门槛,电动自行车却是史上最容易学会的代步工具,甚至不会骑自行车的人都可以开着它走街串巷。摩托车的骑乘者多为中青年人,而电摩则让大爷大妈们第一次有机会体验凉风从耳边吹过的快意。

▍左手撒把、右腿上翘,一名悠闲的电动车手
电动车比摩托车更让书记、市长们更头疼。禁摩相对容易,只要通知不给摩托车加油即可,禁电却很难,哪个市委书记可以不让给电瓶充电呢?
虽然北京、太原、广州等大城市都发布了“禁电令”或“限电令”,但电动车远比禁摩前的摩托车数量多,交警们根本管不过来,一些明令禁电的城市,电动车依然畅行无阻。除非普遍装备钩镰枪,电动车很难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