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升太常官。太常与太仆都是三公九卿之一。太常是管礼仪祭祀。太仆是管车马。都是中央政府比较重要的职位。当时的博士官人才选拔搞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没有为政府选拔真正的人才出来。杨震举荐著名学者陈留人杨伦等,让知识界的学术知识得以发扬光大,很多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都称赞杨震推荐的人才好。永宁元年,替代刘恺为司徒官。当时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司徒掌人民事。邓太后死了后,内宠开始骄横起来,安帝的乳母王圣,利用皇帝的信任,搞起腐败起来。杨震向皇帝进谏言,指出信任内宠让其搞腐败会破坏法律制度,会动摇政府的执政基础。但是皇帝没有听他的。延光二年,替代刘恺当太尉。皇帝的舅舅九卿之一大鸿胪耿宝推荐中常侍李闰兄给杨震,让杨震关照关照。杨震不从。耿宝还亲自求杨震,还说这是皇帝的意思,要杨太尉遵守皇帝的意思就行了。但是杨震以遵守国家法律制度为由,不准。耿宝怀恨而去。皇后娘娘哥哥执金吾阎显也推荐亲朋好友让杨震关照当官,杨震也照拒不误。
司空刘授就做老好人,把杨震拒绝的两个人都任以要职。于是那些皇亲贵戚对杨震都恨之入骨起来。心里都认为这姓杨的,太不给面子了。安帝派使者为乳母王圣修府第,中常侍樊丰、侍中周广、侍中谢恽等更相煽动,倾摇朝庭,支持动用国库财政为王圣大修府第。杨震又上谏说,要皇帝惜民财,去奸幸。但是汉安帝不理睬这些谏言。杨震利用地震的灾难规劝安帝。汉安帝心中对杨震不满起来,太监樊丰等奸幸都恨杨恨得要死,但因杨震是全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当世名儒,因此奸臣们不敢加害。河间有一血性男子赵腾向皇帝上书,指陈得失,皇帝把恨气发泄到了这个枉死鬼身上。杨震上言想要救这男子,但是汉安帝跟杨震积怨已深,赵腾还是伏尸都市。
会三年春,汉安帝东巡岱宗。樊丰等奸臣乘着皇帝出行在外,利用公款,攀比似地建设豪华府第,杨震的下属高舒召大匠令史进行调查了解,得樊丰等的假诏书。准备向皇帝报告此事,但是皇帝还在巡视地方。樊丰因为是假借皇帝命令动用国库财政,违规装修自己的房屋,都很害怕,正好有太史言星变逆行,于是利用古人迷信,害怕上天降下灾难的心理,陷害太尉杨震,说是杨震做了某种坏事,使上天要降下灾难。又说杨震对赵腾的事耿耿于怀,怨恨皇帝,还说杨震是邓骘的门生故吏,对皇帝的怨恨更深了一层。皇帝车驾还朝的时侯,要使者用计策没收了杨震的太尉官印。杨震于是柴门谢绝宾客,怕一些无辜的人受牵连。樊丰等又雪上加霜地陷害杨震,请任大将军的耿宝打杨震的小报告,说杨震不服罪,还存有对皇帝的怨恨不满之心。最后,皇帝下诏遣送杨震回老家。杨震在京城城西夕阳亭时,对儿子们还有门人故吏们说,死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常事,我受国家的恩情当上太尉一职,但是奸臣贪官没有诛杀,受宠信的太监与女人们的恶行我没有能禁止,我有何面目还活在这人世间!我死时只用杂木为棺,布单遮体就行了,不要建祠,不要搞豪华坟墓。说后喝鸩酒自杀。樊丰等还指示弘农太守使坏,让杨震的棺露于道路上,还迫害杨震几个儿子。让很多观望的老百姓滴下了同情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