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摩托车锦标赛,亦作世界摩托车大奖赛(Grand Prix motorcycle racing),常用简称摩托GP和GP赛,是指摩托车公路赛中最重要的一项赛事,其重要性之于二轮赛车相当于F1之于四轮赛车。它由国际摩联(FIM)主办,各分站赛主办国负责承办的每场具体的比赛,具体管理和争端仲裁则由摩托GP赛事委员会执行。
摩托GP是1949年由国际摩联(FIM)统一规则后形成的世界摩托车公路锦标赛,比F1还早一年,开始时称为WGP,全部赛事在欧洲进行,且一年只有6站比赛。1951年有了8站比赛,到1961年有10站,且加入了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站,赛事进入南美。1964年,比赛首次加入美国站。1967年首次加入加拿大站。1969年,增加为12分站。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赛事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80年代,比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首次加入的分站有:1983年南非站、1987年日本站、1988年巴西站、1990年澳洲站、1991年马来西亚站、1996年印度尼西亚站、2004年卡塔尔和中国。其间2000到2003年,日本有两个分站。分站数量在1987年增为15站,2005年递增至17站,赛季由4月到11月。同时,赛事版图也不断扩大,已成为遍布五大洲的世界性赛事,其中2005年Moto GP首次设立中国上海站。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02年,GP赛的最高级别被限制在四个气缸500毫升,无论是二冲程还是四冲程。因而当时所有机车都是二冲程的,以在发动机排量既定的情况下获得更大动力输出。2002年,规则变更了,名称也改变了,国际摩联把最高级别的500毫升级别和整个赛事名称都改称为摩托GP,不再是WGP。制造商们这才得到许可扩大四冲程机车的发动机总容量到990毫升并可以选择性地使用3到6个气缸。所以,2002年以后摩托GP才有较快的发展。
理论上来说,500毫升二冲程的机车的动力弱于990毫升四冲程的机车。2002年的赛场上成了各种发动机车型的混战,很快大家就发现四冲程机车明显比二冲程机车在任何方面都出色。所以2003年二冲程车就在摩托GP级别组的赛场上消失了,而125毫升和250毫升级别组则只用二冲程车。
从2007年开始,摩托GP级别的机车将被限制在最高排量800毫升。公布的原因是要照顾车手安全,因为GP级别摩托车的动力输出和最高速度在2002年以来已经有了充分的增长。
Moto GP赛车按发动机排量分为GP125、GP250、Moto GP三大级别,即每站有三组赛事。其中Moto GP组由GP500升级转变而来,将原来500毫升二冲程发动机转换成99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
GP125级别:排量区间80~125毫升、单缸发动机,参赛选手年龄必须达到15岁;GP250级别:排量区间175~250毫升、最大双缸发动机,参赛选手年龄必须达到16岁;Moto GP级别:排量区间350~99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不限缸数,参赛选手年龄必须达到18岁。
赛事车辆采用专为比赛而特制的摩托车,追求速度和注重观赏性。赛车质量超过145千克,采用铝制或铁制车架。MotoGP级别赛车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69千瓦~184千瓦(230匹马力~250匹马力),最高转速约15 000转/分,最高时速可达340千米。
由于摩托GP组的技术指标远远高于其他组,这组比赛往往是赛事中的焦点。但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摩托GP将在2007年限定发动机排量最高为800毫升, 2012年恢复1000毫升
GP赛的摩托车体比F1赛车窄,参赛车辆多,超车场面多,危险性大,排名变化快,且不存在进站策略,很多人认为摩托GP比F1更据观赏性,更精彩刺激。
125毫升的机车被限制为单汽缸且最低重量80千克,250毫升车则被限制为双气缸最低重量100千克,这两种级别组的比赛只有二冲程车。
因为大多中高级(大于250毫升)的摩托车都是四冲程,在比赛中使用四冲程车能让制造商借机开发技术积累经验,从而获益更多。尽管没有任何来自官方的声明作依据,欧盟关于阻止向大众出售二冲程车的决议还是让人们对二冲程车比赛能否长期存在产生了疑问。
GP级赛车允许选择性使用3到6个气缸,根据气缸数不同,重量限制也不同。因为既定排量下,汽缸越多,动力越大,所以最低重量限制就升高了,作为一种平衡手段。2004年,有3、4、5个气缸的配置。2005年Blata车队有了6缸车。GP级摩托车是特制的赛车,追求速度和可观赏性,最高转速16000转/分,直线速度一般达到330km/h,平均圈速也能达到250km/h,丝毫不亚于F1。目前摩托GP最高速度记录为Alex Barros在2004年Mugello的343千米/时(213.1英里/时),而目前F1赛最高速度记录2007年在盐滩,本田车队试车手埃伦·范德梅尔维创下的397.360公里/小时的F1官方速度纪录纪录。
也正由于速度太高,2007年的新规则选择降低最高排量,减少动力输出,比如减少传送档数量这类降动力的措施也被讨论过,但遭到反对。这个将实行的新规则对本田车队有利,因为它用的是5气缸车,只要减少一个气缸就行,其他厂商则需要重新设计发动机。有些挑剔的记者说这种限制的出台源自于本田方面的压力,但并没有证据支持。
摩托GP级别组使用的GP级摩托车不能对大众出售,都是世界级比赛专用车,这点和众多产品类的比赛不同,比如世界超摩赛,这项赛事里面用的摩托车都是可以对外出售的产品改良版。但其他级别—125毫升、250毫升排量的GP级摩托车有相应对外发售的普通版本。
像F1赛车一样,GP级摩托车也并不仅仅是用来比赛,更要用来展示制造商的技术和设计实力。因此所有GP级摩托车大都是昂贵的轻材料制成,比如钛、加强碳纤维塑料。这些技术的应用一般不能被大众接触和购买。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包括精密电子器件,遥感勘测,引擎管理系统和牵引控制,碳素纤维闸,还有高级发动机技术,像本田的V5发动机配置和Aprilia的RS3。后者甚至使用了F1赛车用的Cosworth设计的气阀制动系统。
车手和摩托设计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怎样把强大的动力在一个轮胎与地面之间巴掌大的地方全部施展出来。一般来说,GP级摩托车的动力在240马力(179千瓦)左右,相比而言,一辆F1赛车不仅可以从3升发动机启动最高800制动马力(600千瓦)的动力,还有10倍大的轮胎摩擦面。所以,摩托GP可能是唯一会故意失谐发动机的现代机动车比赛,这样可以帮助车手用不到180、190制动马力(135千瓦-140千瓦)的动力控制两冲程赛车。
从各个车队的情况看,本田、雅马哈、铃木等日本厂商提供车辆、技术及资金支持的车队占尽了优势,雄厚的技术资金实力使它们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几乎垄断了冠军领奖台。长年雄霸世界超摩赛的杜卡迪车队于2004年进军摩托GP,这家继承意大利悠久赛车传统的车队被认为最有可能打破日本厂商的垄断,但到目前为止尚无建树。由于多数车队背景相近,合作的公司相同,所以赛车没有明显的差距,成绩的获得更主要依靠车手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