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展会新闻 » 正文

摩托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新能源是摩托车发展的敲门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www.mopei8.com  2010-10-25  摩托车配件
核心提示:第九届摩托车产业博览会刚刚在重庆结束,来自大长江、宗申、隆鑫、本田、哈雷等国内外知名摩托车品牌推出的新品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层出不穷,摩托车行业展现出勃勃生机。但热闹背后,关于摩托车产业是否是“夕阳”产业、摩企该如何在轿车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突围等话题再次被提起。我们借摩博会邀请到几位摩托车行业的领头人,请他们谈谈摩托车行业的未来在何方

客座嘉宾    陈永强 中国兵装集团重庆南方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

客座嘉宾    陈义新 江门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客座嘉宾    左宗申 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

主持记者:罗恒

场外嘉宾

吴光 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

李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会长

 

摩托不是“夕阳产业” 只是进入成熟期

    重庆商报:现在轿车越来越普及,各地“禁摩令”政策又不见松动,今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摩托车国III标准,也被认为是给摩托车戴上了又一道“紧箍”……摩托车行业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窄,有一种说法,认为摩托车产业是“夕阳产业”,对此您们有何看法?

    陈永强:上世纪90年代我在成都万友卖汽车,后来又到长安造汽车,但那时好卖的是摩托;三年前,我被调到兵装集团搞摩托车,但这时好卖的又变成了汽车。朋友说:“陈总,你真辛苦!”我说:“我心不苦,我命苦!”

    玩笑归玩笑,任何产业都有一个生命周期,摩托车的确已过了发展高潮期,但它不是“夕阳产业”,它只是进入了发展成熟期。我能在汽车好卖的时候搞摩托,是因为我一直看好摩托车的未来。中国的摩托车行业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空间。去年,中国摩托车产销量达到2700万辆,这还差不多都是农村市场的贡献,因为很多城市“禁摩”;日本的摩托车价格在万元级、欧美的摩托车如哈雷动辄十万元级,中国摩托车不过几千元,而且大排量、电动摩托车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厂家掌握,我们显然也不缺技术;再次,造摩托是有利润空间的,一般出厂价3000元的摩托,市场售价每台会加1000元,出厂价3万元的,就要加1万元,按比例算,摩托车的利润其实比汽车还高。

    陈义新:什么叫“夕阳产业”?夕阳产业的标准是什么?是技术含量低?我看未必。剃须刀技术含量高吗?人家吉列做了一百多年,怎么没有人说这是夕阳产业?还有可口可乐,“夕阳”了吗?人家的品牌价值都超过了七百亿美金。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时间还是技术含量,都不是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步入“夕阳”的标准。

    我个人认为,是不是“夕阳产业”还是要看能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消费者创造便利。举个例子吧,150cc排量的摩托车已经是一款很老的车型了,但是在西南市场上它占据了超过70%的销售份额,因为这里山地多,适合它。

    其实,大家可以看澳门、台湾这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摩托车成为了城市人常用的代步工具,和汽车相比,摩托车也有自己的优势。

    摩企升级还有空间 副业太多会分散精力

    重庆商报:虽然各位都不同意把摩托车产业叫做“夕阳产业”,但现在的确有越来越多的摩企开始涉足其他领域,除了造摩托,也造汽车、盖房子,您们怎么看这些现象?

    陈永强:那是别人的选择,我不好评价,但我坚信:志向决定企业未来。无论做的是摩托车、汽车还是房地产,如果立志是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世界级企业,在尚未达到目标前,多元化是会分散企业精力的。

    左宗申:我身边就有很多同行都在做副业,我个人认为,大家都是因为政策的改变而调整了经营方向,180多个城市的“禁摩令”,一刀就切掉了摩托车的高端市场,产业的振兴,政策很关键。

    我为什么没有涉及副业?其实我也有机会,比如说做房地产。但是我想证明我做的并不是“污染环境、危害子孙后代的事情”,现在我们的电动摩托车,不仅仅是零排放,在很多性能上都在向燃油摩托车靠拢。

    陈义新:我们大长江就从来没想过要做副业。对于一个人来说,主要的消费就是衣食住行,我们选择了“行”,如果做精做透了,发展空间会小吗?虽然中国的摩托车产量大、销量也大,但是放在全球范围来看却不是最强的,要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大空间。


新一轮洗牌来临 行业大整合是发展必然

    重庆商报:中国摩托车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要想再创辉煌,肯定有些瓶颈需要突破。各位认为摩托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陈永强:必须从传统的制造业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加大研发和创新能力。以我们南方摩托车公司为例,整合旗下嘉陵、建设、轻骑后,要想打造成中国的摩托车“航母”,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必不可少。我们投资10个亿,成立了兵装集团研究院,并且规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该研究院作为科研经费;我们拥有嘉陵、建设和轻骑的三大国家级研发中心;我们还和清华、重大、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组成技术联盟,和欧洲一些公司合资合作,研制发动机;我们还投资30个亿,对嘉陵、建设和轻骑的工厂进行升级改造。

    另外,对于有实力、想在摩托车这行走得更远的摩企来说,现在是通过收购兼并壮大自己的好时机。国III标准实行后,一些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小型摩托车厂可能面临生存困难,此时用较少的成本就可完成兼并。行业大整合是未来摩托车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就像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通过系列收购、兼并和重组,100多家摩企最后剩下了几家,中国也要走这条路,这也是我们组建南方摩托车有限公司的初衷。

    左宗申: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导向息息相关。个人认为在节能减排大环境下,新能源的利用就是很重要的一环。现在宗申70%的研发精力都放在电动摩托车上,并在全球范围寻找电池、电机和控制器领域的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同时,集团下属的研发中心正倾全力攻克全球性技术难题,争取掌握“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器”技术。一旦取得技术突破,今后宗申电动摩托车性能可以持平甚至超过燃油摩托车。虽然现在看来,每辆电动摩托车的制造成本比普通摩托车高出了一千多元,但是我相信以后电动摩托车必然将会占据摩托车市场的大片江山。

场外观点

 摩企不能做“空心企业”

 “因为缺少创新、缺乏核心技术,我们的摩企被很多人叫做‘空心企业’。”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认为,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出路,就在于尽快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掌握更多核心技术。

李彬称,目前国内摩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许多企业仍在用日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技术,这自然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不过李彬对摩托车产业的未来并不担心,他称:“汽车和摩托车不是替代和被替代的关系,摩托车便捷、体积小、节约能源,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据悉,摩托车分会正积极和国家有关部委沟通,希望让更多的城市不再“禁摩”。

新能源是摩托车发展的敲门砖

全国180多个大中城市“禁摩”,关上了摩企向高端市场发展的大门。对此重庆经信委副主任吴光认为,新能源的利用是摩托车行业寻求更大市场的敲门砖。

“城市为什么要‘禁摩’?因为在大家心里,摩托车就是冒着黑烟的交通工具,如果能做到比其他交通工具更环保,摩托车也可以取代其他交通工具。”吴光说,重庆不“禁摩”,重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不见得比其他城市高,“交通安全问题,关键在于管理层面。”另外,从污染来说,现在由重庆企业研制的国内首款电动摩托已经上市,既环保又节能,这些都是汽车无法比的。吴光还透露,重庆市政府正在考虑出台政策,促进新能源摩托车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 

  作者:罗恒 陈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摩配吧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企业新闻
 
品牌展示
 
摩托车与配件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粤ICP备16059886号

官网微信公众号

官网公众号

摩配吧微信客服

摩托车配件批发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