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2008、力帆520,继吉利之后,又有两家民企相继造出了自己的汽车。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资本多元化格局中,增强了民营这一板块,为中国汽车产业注入新鲜的活力。当汽车的四个轮子已经实实在在地跑了一百年之后,当看到“汽车论斤卖”,远比其他任何产业都更利润丰厚之后,当中国汽车市场早已被跨国公司占领后,一些民营企业开始纷纷举起了造车大旗。
摩帮造车:从两个轮到四个轮
2005年12月16日,重庆力帆正式接到国家发改委的轿车准入批复;1月19日,力帆520轿车破茧而出。在摩托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重庆力帆老总尹明善笑着说:“十月怀胎,‘孩子’顺产了。”

三年前,欲创“百亿力帆,百年力帆”的尹明善经常召集力帆集团的智囊团研究下一步如何发展。因为摩托车工业受经济规律的局限: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1200美元时,销量就会逐渐变小。投资金融、房地产、通信、IT……众说纷纭。“一个企业属于什么行业很要紧,把牙签做到世界第一又怎么样?”偶尔听到的这句话使尹明善为之震动。当今世界摩托车老大本田年销售25亿美元,而汽车老大丰田销售1600多亿美元。而且,从二个轮到四个轮的成功者不乏先例,本田、宝马、铃木、起亚都是从摩托车起家,但汽车做得更成功。“力帆不也具备这样的条件吗?”尹明善看到了力帆的未来。
事实上,“二轮变四轮”的不仅仅是力帆。重庆“摩帮”的另一家代表企业,宗申集团也为自己的摩托车加上了两只轮子,造起了汽车。
2004年12月2日,宗申出资1500万元重组安徽通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曲线获得了微车生产资格。宗申集团董事长左宗申说:“我要让国内的400万宗申摩托车用户改用宗申微车。”将近一年时间,宗申重组安徽通宝后的第一款微车已经行驶在芜湖街头。
而此前,曾宣布投资10亿元扩大汽车整车制造规模的重庆另一家民营摩企巨头隆鑫集团,也早在2000年就率先进入汽车行业。
据了解,在重庆已经聚集了17家汽车制造厂。“摩托车行业利润的摊薄,以及在研发与制造工艺、销售渠道积累的经验,是促使重庆‘摩帮’进行产业升级,转造汽车的主要因素。”对于“摩帮”的造车情结,有专家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