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这里给小白们补一补知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做工分为四步:吸气、压缩、燃烧、排气。
引用一个汽车发动机的图给大家形象的说说。

首先打开进气门,新鲜的气体随着汽缸的下行从进气门吸入汽缸。之后关闭进气门,开始压缩,和点火做功过程,最后排气门的打开,汽缸上行,废气被从排气门排出,就此完成一个周期。
往往理想和现实是相差距离,所以我们引入两个概念,一个是“气门交叠”,一个是“二次吸入”。
“气门交叠”说白了就是接力赛跑,为了提高交接效率,上一棒快交接的时候,下一棒已经开始跑动起来,增加接力棒传递的顺畅程度,在发动机做工的四个阶段里,排出废气的过程还没有进行完毕的时候,进气门已经打开了准备接棒吸气,就是这么简单的设定可以保证进气的充分,否则发动机进气很不充分,燃烧效率低,而且低扭差。
气门交叠的必须,就会导致,排气过程,活塞接近最上端的时候,最后的那一口废气,被同挤出排气门排出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被挤出进气门进入进气道了。

这样再接下来的进气过程中,实际是又把刚才最后挤出去的一口废气,吸了回来,之后便吸入新鲜的空气了,大大管这个过程叫“二次吸入”。
我们都知道,转速越高燃烧温度越高,燃烧越好。低转速的发动机燃烧肯定是不充分的(意思是该烧的能量没烧完,可以继续烧,而且最后这口废气其实是相比新鲜的汽油更容易点燃的可燃物。)
因此“二次吸入”好处就显而易见的,就是低转速省油!因为没燃烧的可以再次利用!而且动力强(扭矩强 ),部分废气更好点燃!

发动机排气有几个要点:
1.排气歧管(最接近发动机的部分,与每缸的排气孔连接)。
2.三元催化器(在排气歧管之后,负责将有害气体进行转化)。
3.排气中段(减少共振与降低噪音)。
4.排气尾段(负责消音)。
简单说,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在通过管道排出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就是”回压“
回压大,排出阻力就大,排气效率就低,适合中低转速下发力;
回压小,排出阻力就小,排气效率就高,适合中高转速下发力。

那什么决定了“回压”的大小呢?
1.排气管内壁的光滑程度
2.排气管的弯曲造型程度
3.排气管中结构复杂程度
都会决定回压的大小,而我们摩托车的排气也都是通过改变上面这些变量,来塑造不同性格的排气。
材质也是能够影响排气管声音的因素。而且一般有几种材质的排气管一般是普通钢铁质排气管,不锈钢制品排气管,钛合金排气管。
好了,先说到这里,希望能够对各位理解摩托车的动力原理和排气管的知识有帮助,一部好的摩托车不仅仅要有强大的动力和战斗的造型,还要有属于自己DIY的轰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