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摩托文化 » 正文

嘉陵CJ50 开启中国摩托车王国的传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www.mopei8.com  2013-11-08  摩托车配件
核心提示:1978年,中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和氛围豁然开朗,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嘉陵也开始肩负起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军转民”。根据党中央指示,他们仅用5个半月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CJ50型摩托车。之后,嘉陵乘势进发,用30年的锤炼升华,从一个单一的兵工厂,蜕变为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累计向市场投放摩托车1800多万辆,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品牌价值高达76.85亿元,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最具实力与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奉命制造人民群众买得起的车

-- 访:原嘉陵集团副总工程师陈兴明

网易汽车:请问当年“军转民”的时候,嘉陵为什么选择造摩托车?

陈兴明:嘉陵厂当时在中国兵器部的代号是“451”,主要生产子弹以及一些小型炮弹。19世纪60年代初,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在全国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地方代表李鸿章开始创办军火工厂,开办民用工业。这样,中国近代最早的军工企业之一的江南制造总局,开始走进国人的视野。1875年,清朝政府在上海西郊的龙华镇设立江南制造总局的分局枪子厂(也就是嘉陵的前身);60多年后(1932年淞沪会战前),枪子厂已成为当时比较先进的兵工厂;1938年迁来重庆,筹建第25兵工厂;再后来,抗战全面爆发,于磁器口筹建第25兵工厂。

1978年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四川省召集八大军工企业开会,要求确立“军转民”路线,当时的四川省省委书记赵紫阳、省长鲁大中等人曾到南斯拉夫考察,看到该国街上跑的摩托车后大受启发,回国后一直想把这种车型引进中国,于是就在会议上提出了“军工企业有设备、有人才、有技术,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生产出适合人们群众的产品,比如摩托车”的要求,于是当时我们厂的党委书记孙寿彭就主动请缨,表示嘉陵可以担当此任。

而在此之前,嘉陵还生产过诸如闹钟、变压器等民用产品,但都不成功。

网易汽车:确定生产摩托车后,嘉陵是怎么做的?

陈兴明:我们当时哪里知道什么是摩托车哦,这个名词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长什么样。当时,开发生产摩托车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引进国外技术。孙寿彭在1978年10年着急全厂技术员开会,成立了一个“摩托车筹备小组”,然后组织人员到南斯拉夫考察,总要搞清楚摩托车是什么样吧!

摩托车筹备小组到南斯拉夫考察

于是在当年12月,由孙寿彭带队的考察团就启程出国了,不过没想到这次考察并不顺利,到了南斯拉夫后孙等人就遭到了冷嘲热讽,诸如对方问:“中国有没有自来水啊”“中国人不是只会骑自行车吗”之类的话,但是在谈判中,南斯拉夫托马斯公司提出,摩托车的心脏——发动机必须用他们的,中国摩托车不能进入有他们销售点的市场,除了巨额技术转让费外,还要另付1.5%的技术提成费等;

摩托车筹备小组到南斯拉夫考察

考察团在1979年2月初回到北京后,讨论认为南斯拉夫的合作条件很苛刻,并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于是,他们有启程去了日本,到了日本后,才真的是大开眼界,在参观了本田和雅马哈的工厂后,发现对方不但质量好,而且品种繁多,经过选择后,孙寿彭确定选择本田的PA50车型,订购了3辆,他也就是CJ50的前身了。

1979年4月20日,嘉陵开始组建摩托车研究所。那时,我作为技术员直接参与其中。当时,公司给我们的原则就是一条:测绘仿造。研究所18名技术人员,我们分成了三个组,韩幼民等人在第一小组,主要研究50系列,而我在第三小组,则研究90系列,第二小组主攻70,准备在年底搞出三个样品。结果我们一接触才发现产品很复杂,并且,无图纸资料,无专用设备,80%的材料不对口,工模具制造跟不上……

面对困难,全厂职工决心背水一战,以自力更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试制“争气车”的战斗中。当时全厂直接参与试制的同志,在没有一分钱加班费的情况下,不少人主动放弃星期天;在没有一分钱奖金的情况下,许多同志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终于在7月10日画出样车图纸。

第一辆样车有140多处毛病

网易汽车:在CJ50的诞生之后,嘉陵是怎样提升其品质的?

陈兴明:图纸画出来后,算是成功了一半。如何把图纸变成产品,这又是一道十分难过的关卡,嘉陵人“一不等,二不看,创造条件自己干!”有些精密零件,比如说发动机活塞,当时根本没法做,能工巧匠们就用手工一点一点磨出来;没有抛光机,就利用废旧设备改制;塑料、橡胶跟不上,职工就把自己的旧凉鞋拿来做原料,在自制的手扳压力机和橡胶加热硫化模具上,自制了前叉密封罩、调整螺母盖等塑料件……就这样,通过最原始、最简陋的方式,在9月15日,第一辆“嘉陵”民用摩托车就组装成功,大家都骄傲地称其为“争气车”。经过200多公里的试车,其主要性能指标超过了南斯拉夫托马斯公司某型摩托车。当年10月1日,5辆嘉陵CJ50型摩托车在天安门广场绕场骑行,引起极大轰动。

嘉陵CJ50型摩托车

这一轰动就引起了日本本田公司的注意,他们派人够买了我们的车型,经过拆解后,认定我们是仿制他们的PA50车型。经过漫长交涉不成功后,便开始跟我们谈合作。

为了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摩托车生产的高起点、多品种、大批量,1981年,嘉陵也确定了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然后自主开发创新的发展战略。于是,嘉陵结合企业当时的实际条件,毅然选择了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日本本田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开展技术合作,并很快签订了第一个《技术合作合同》,首先引进本田50车生产技术,对嘉陵自己开发的50车进行技术改造,迈出了中国摩托车工业技术引进的第一步。

本田的技术人员通过对CJ50的检测,理出了140多个毛病,确实让我们佩服,“8101”这个合作协议很有远见:第一,导入了使用联合商标的概念;第二,提出双方要研究适合中国市场需要的新产品;第三,本田同意采购一批关键零部件和关键设备。通过合作,使CJ50车很快达到了国际同类车型的先进水平。

网易汽车:CJ50之后,嘉陵又发展了哪些车型?现在全国有100多家企业生产摩托车,这些车型和CJ50车有和关联?

陈兴明:如果说CJ50是摩托车产业入门级车型,将嘉陵带入了摩托车发展轨道,那么CJ70则让嘉陵名言四海,真正实现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在80年代,谁家要是有辆嘉陵CJ70摩托车,那可就是不得了,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跟现在宝马奔驰差不多一个样。1983年,嘉陵和本田再次签约,引进70车的产品技术和关键设备。在引进技术时,嘉陵十分注重加强学习消化和吸收,尽快将引进的先进技术转化为自身的技术优势,努力形成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如在引进70车的技术资料中,对方没有核心部件化油器和磁电机的技术资料,嘉陵通过对引进实物的反复研究和测绘,终于掌握了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开发出了合格产品,于1989年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其技术质量标准达到了引进产品水平,油耗数据低于进口件,成为名符其实的“节油王”。

今天,如果你在某条马路上见到一辆锈迹斑驳的黑色小摩托从一旁驶过,请不要对它嗤之以鼻,因为它有可能是一辆行驶了20年的CJ70。作为那个时代重要的运输和交通工具,见证了人们走向温饱奔小康的路程,同时也成就了嘉陵在当时车坛上无可替代的地位。1989年,嘉陵自主开发生产的JH125型摩托车通过国家技术鉴定,投入批量生产,标志着嘉陵进入自主研发生产的历史新时期,并以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工业企业第二的骄人业绩,一举荣膺“中国摩托车之王”的美誉。到1993年,中国摩托车产量达到353万辆,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产量第一,自此之后,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消费大国。1996年,嘉陵获国家统计局、中国技术进步中心授予的“中国摩托车销量第一”称号。1997年,中国摩托车产销量突破1000万,约占全球摩托车产量的一半。

现在的很多摩托车企业,当初都是嘉陵的配套企业,比如某个企业是想嘉陵供应发动机部件的,那他后来就学着组装发动机,浙江和广东的企业全部都到重庆采购,他们也赚了不少,资金雄厚起来后就开始向整车发展,基本上都是从70车型开始,最典型的就是宗申和隆鑫。

采访手记:

当记者面对这位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元老级人物时,内心颇为激动,谁也想不到,今日年产3000万辆摩托车的中国,在30年前,就是靠陈兴明等几位“师傅”敲敲打打开始的。

陈说,他已经退休10多年了,但摩托车是他一生的追求,他仍然时刻关注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一举一动,始终和当年一起“拼命”的队友保持密切的关系。在陈看来,嘉陵的摩托车行业上的成功,是当年“军转民”高瞻远瞩的决策的结果。

而中国的摩托车事业还将会继续辉煌下去,在陈兴明看来,中国的摩托车还有广大的农村市场,以及全球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摩托车作为生产工具以及生活工具,都还将发挥他独具魅力的优势。

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杨雪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摩配吧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企业新闻
 
品牌展示
 
摩托车与配件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粤ICP备16059886号

官网微信公众号

官网公众号

摩配吧微信客服

摩托车配件批发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