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R1200是预定2010年1月在欧洲上市的运动摩托车,首先将上市MT款。在德国市场的售价为1万4900欧元。DCT款的具体上市时间及售价均未确定,但预定2010年内作为2010年款投放市场。虽未公布售价,但可能会比MT款高出10%左右。
图1:外侧的“VFR1200”为DCT款,里侧为MT款。发动机组侧面的形状不同。
DCT目前已配备在德国大众(Volkswagen)、美国福特汽车(Ford Motor)及三菱汽车等厂商的多款汽车上,技术已经成熟。而摩托车用DCT的开发尚属首次。摩托车用DCT分别在奇数档位(1档、3档、5档)和偶数档位(2档、4档、6档)配备了各自独立的离合器,通过两个离合器之间的切换,可实现快速换挡,这一点与已在乘用车上使用的DCT相同。不过,与汽车用DCT不同,摩托车用DCT的特点是,变速箱体与发动机一体化、没有同步机构等。这种DCT此次与V型4缸横置发动机搭配使用,安装空间与MT基础款相同。
图2:没有变速箱壳体,与发动机组融为一体。
两个湿式多板离合器并列。并列使横置变速箱宽度增加,因此并非理想布局,但将离合器呈同心圆配置时有两点不足,所以只能并列。缺点之一是外侧离合器难以润滑,另一缺点是,外径变大之后,离合器的惯性力矩增加,容易导致连接时的震动加剧。
输入轴由外侧的偶数档位轴和内侧的奇数档位轴两个变速轴构成,只有2档齿轮处于切入准备状态。基本上驱动扭矩可增大的1档齿轮和2档齿轮配置在轴承附近。另外,因输出轴只有一个即可,所以未采用汽车横置变速箱常见的双输出轴结构。因摩托车没有与变速用齿轮相连的同步机构,因此可缩小齿轮之间的空间。
图3:离合器及齿轮的配置
摩托车采用MT时也无需同步机构,而是通过爪形离合器连接,因此能够密集排列换挡用齿轮。比如,汽车用DCT的1档齿轮和3档齿轮之间设有同步机构,配置了同步环(Synchro Ring)及同步锥面(Synchro Cone)。而新型DCT的1档、5档及3档齿轮排列在一起,换为1档时,5档输出轴端齿轮的凹凸就会和1档输出轴端的凹凸啮合。
VFR1200通过传动轴驱动后轮,因此需要将输出轴的旋转方向调整90度。在输出轴上设置用于调整方向的伞齿轮的布局上很难实现,因此追加了输出轴。发动机、离合器及变速箱共用润滑油,润滑油的容量为4.0L以上。与机油一同使用,会造成粘度变化增大,此次采用了可检测出粘度变化并更改离合器控制参数的功能。
图4:把手右侧设有换挡模式开关
变速模式有三种,包括自动变速(D模式、S模式)和手动变速。可通过把手右侧的开关选择变速模式,手动变速时,可用大拇指和食指操作把手左侧的开关按钮。因此,MT款既没有以左脚操作的换挡杆,也没有以左手操作的离合器杆。
图5:把手左侧无离合器杆。按下内侧的按钮+可加档,按下外侧的按钮-可减档
笔者在后座上试乘时,MT款的换挡震动使身体前后摇晃,而DCT款完全没有换挡震动,具有乘坐舒适性高的特点。在驾驶过程中,DCT款可在减速时自动减档,停车时切换为空挡(Neutral)。因此,还可采用加速时只需手动加挡,减速时制动即可的驾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