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聚焦2013中国摩托车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www.mopei8.com  2013-03-15  摩托车配件

产品为王,寻求突破的2013

随着时代变迁,国内的消费群体对摩托车产品的诉求也在不断改变,正是这种诉求的改变,一步一步推动着整个行业产品的演变与发展。在80年代,摩托车是身份的象征;到了90年代,随着摩托车的普及,经济、实用、省油成为了关键词;时至今日,运动化、休闲化、年轻化的风潮,正在席卷整个中国摩托车行业。那么,在2013年以及将来,国内摩托车产品的演变趋势又将如何呢?

市场需求决定产品走向。通过对2012年摩托车产销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行业产销量整体下降了10%左右,但细分产品,不难发现下滑主体主要为通路跨骑车型,而踏板车、弯梁车以及异型车的销量占比却稳中有升,由此可见消费诉求对行业的推动正在悄然进行中。

近年来,国内不少摩托车企业已经嗅到了终端市场对产品需求呼声的转变,并顺应市场需求试水新品,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早些时候五羊-本田所推出的优客110踏板车,通过搭载110排量发动机以及强调通过性能的加大号轮毂,为踏板车赋予SUV的灵魂,深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并成功返销日本,战绩显赫;豪爵在尝试剖析年轻群体生活、消费习惯后,针对新生代摩托车用户量身打造的踏板车灵迪,在2012年的重庆摩博会上好评如潮;同时诸如建设的JS100T-2、标致的VIVACITY 125 sixties、大阳的新贵二代等踏板车新品,在2013年必将大出风头。而在弯梁车方面,新品亦非常突出,如济南铃木在2012年末推出的赛胜110,协同国内销量最好的赛驰,组成了非常强势的铃木弯梁阵容;宗申则是主推疯狂的变装弯梁V炫,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五羊-本田的凯影、新大洲车田的威武110、大阳的大阳宝宝Ⅱ等弯梁新品,对终端市场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

在踏板与弯梁齐头并进的同时,两种风格迥异的产品系列之间,还碰撞出了激情的火花。将差异化导入产品领域,大胆突破传统车型枷锁,将与踏板与完美结合,集两方优点之所长的“踏弯”、“弯踏”车型悄然入市 ,前景一片大好。其中嘉陵将踏板车的时尚与弯梁车的实用相结合,推出的全新概念“SCV踏弯”好俊JL125-9、五羊-本田标榜国内摩托车制造业最高水准的电喷弯梁跨界车弯刀110、银钢所推出的富有民族风、中国美的“弯踏”迪雅YG110-8A等产品,都可以看做是在国内跨界车型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佳作,它们的诞生与成长,必将对中国摩托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踏板、弯梁、跨界车的强势崛起,是市场变迁的必然趋势。随着燃油助力车、电动车等产品的普及,使众多潜在消费者养成了骑车出行的习惯,而随着国家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监管力度的加强,这类产品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而消费者鉴于追求更好的骑行体验、性能更佳的替代品等因素,自然会向标榜着轻松、休闲的踏板、弯梁车倾斜。同时随着摩托车品系的日渐丰富,功能性划分也越发明确,随着摩托车向中高端领域迈进,消费者对代步功能与娱乐功能重视程度将大大超越过去对实用性的追求,加之对通路跨骑产品审美疲劳,这都为踏板、弯梁、跨界车的强势崛起创造了机遇。

作为异军突起的另一条重要分支,国内中高档车领域亦成为了众多摩托车企业的主战场。自豪爵铃木在2011年重庆摩展上高调推出了骊驰GW250以来,几乎所有企业都加强了中高端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摩托车行业的军备竞赛也由此展开。

2012年可以说是中高端产品辈出的一年,钱江推出的黄龙600几乎横扫国内市场、春风推出的春风650NK也令众多车迷食指大动、隆鑫融合宝马技术推出的LX650几近完美,而豪爵铃木亦顺势推出了骊驰的旅行版GW250J,为国内中高端产品家族再添新丁。

在众多新品耀眼登场的背后,也预示着国内中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主旋律。过去我们总说中国摩托车行业尽管体量庞大,但缺乏核心竞争力,距离世界一流还很遥远,但随着中高端产品领域的市场竞争加速,必将会极大地提速行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已经到来的2013年将会是这场技术革新中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中,企业自身的长远规划有所把握,在竞争初期谨慎对待,方能百战不殆。

2013年是调整的一年,在这相对平稳的一年中,企业应当积极反思,找准定位,谋定而后动。市场在变,对产品的需求也在改变,企业的新品研发也必须不断跟进。尽管在近年来的产品发展趋势上,通路产品日渐式微,踏板车、弯梁车、跨界车异军突起,中高端产品独树一帜,但没有人能够保证5年后、10年后市场需求依旧如此。须知市场需求与企业研发方向最终达成和谐统一的步调,这才是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万年不倒的奥秘所在,那么在2013年我们更应当尝试反思,怎样的发展方向才是真正最适合企业自身。

冲破枷锁,营销担纲的2013

时代在变,消费意识在变,那么企业的营销意识也必须快步跟上。2013年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的调整之年,行业应当在营销模式上寻求转变以应对市场变化,这将是2013年的重要工作。

用新时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整个中国摩托车行业,尽管我们号称产销量全球第一,但对市场的认识、见解乃至运作手法仍旧被传统思维所束缚,这严重制约着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壮大与发展。相信至少90%的企业与商家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要想盈利,唯有多卖车,只有车卖得越多,钱才能赚得越多。

在过去市场火爆,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抱有这样观点确实没错,但随着终端市场的变迁,消费群体的成熟,过去的成熟经验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摩托车市场,近年来市场总量逐步萎缩,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地位正在转变,单纯依靠卖车来实现大幅盈利的难度急剧增加,面对已经到来的2013年,我们该怎么办?

盈利真的只能依靠卖车来实现吗?以下这则来自终端市场的事例或许将给我们不同的答案。贵州市场去年整体下滑较为严重,很多商家都深感压力,毕竟销售是根本,卖不出去就只能亏本。但同样在销量下滑的区域,有些商家却过得很好,虽然收入是比往年少了些,但是却丝毫不影响生意继续做下去。那他们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事实上,这几家商家无一例外在服务营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企业的引导和自己的反思下,他们将售后服务放到等同于摩托车销售的位置上,受益匪浅。其中做得销差的一家,全年仅服务这一块盈利就超过20万元,基本上满足了店铺的运营成本,在服务盈利的支持下,几乎卖出的每一辆车都是纯利润,令自己对扩大经营信心十足。其中一位商家深有感慨地说:“我们都是修车出身的,现在当了老板,总觉得再去涉足修车这行是件丢面子的事情,但仔细想想,像左宗申这样的大老板,都要创建自己的‘左师傅’服务品牌,可见服务里面还是有大利益可以挖掘的。”

服务营销里当然有大利益可挖,这点对于2013年的低迷淡季更是意义非凡。如何在淡季低谷维持店面正常盈利,这是令很多商家都深感头疼的问题,而在服务营销上下功夫,无疑是淡季破局的明智选择。影响淡季销售的主要原因,无非就是市场饱和、购买力不足,但对于服务营销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而且越饱和的市场环境,越有利于服务营销的开展。试想,在通过服务营销积累大量潜在消费者,为店面打响招牌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盈利,那么在销售淡季将重心转向服务营销,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服务营销外,品牌文化、周边商品、改装订制、互联网等新鲜要素,都能够与营销相结合,从而诞生出全新的盈利模式,摩托车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它更是一种产业,在产业价值链的推动下,能够实现盈利的点无处不在。

2013年是行业打破传统枷锁,积极转变,营销模式百花齐放的一年,在新时代、新媒介、新群体的大背景下,适应种类市场环境、消费群体的营销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文化营销、服务营销、互联网营销、运动营销、摩旅营销、俱乐部营销等符合当下行业发展轨迹的营销思路不断涌现,在2013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的调整期中,冲破传统枷锁的全新营销思路将会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来源:摩托车信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摩配吧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企业新闻
 
品牌展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粤ICP备16059886号

官网微信公众号

官网公众号

摩配吧微信客服

摩托车配件批发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