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较可观的章节是柏度莎与马坤斯的互相撕杀,还有马坤斯因失误给罗丝爬头的画面。
MotoGP 2013意大利圣玛力诺站后车手总绩分
名次 车手 绩分
1. Marc MARQUEZ 马坤斯 253
2. Jorge LORENZO罗伦索 219
3. Dani PEDROSA 柏杜莎 219
4. Valentino ROSSI 罗西 169
5. Cal CRUTCHLOW 卡兹奴 146
6. Stefan BRADL 124
7. Alvaro BAUTISTA 邦迪仕达(八弟) 112
8. Andrea DOVIZIOSO 杜域斯阿素 104
9. Nicky HAYDEN 希顿 95
10. Bradley SMITH 史密夫 71
11. Aleix ESPARGARO 71
自罗伦索在荷兰站跌断锁骨及缺席德国站后,马坤斯问鼎有史以来最年轻世界冠军的机会飆升,从车手榜积分可看到,即使罗伦索包办余下5场赛事冠军,而马坤斯只获得第二名,世界冠军依旧属于马坤斯。
以上只是假设,因为随时发生变数,谁可保证车手们不会受坏车、跌车或状态影响而失去积分。虽然YAMAHA处于劣势,这反而增加了赛事的可观性,迫使罗伦索发挥潜能及加速车队改善战车性能的步伐。以今场圣玛力诺站为例,起步后一马当先的罗伦索完全没有给马坤斯埋身的机会,整场赛事拉开3-4秒距离,凸显了罗伦索康复后应有的技术。当然,马坤斯的起步失误是落败原因之一,他赛后也说身为新人,犯错是无可避免,而编者也认为他明年将会承受更大压力,相信出错机会也会大增。
为何编者没提到罗西?从最近外国媒体报导可看到两位YAMAHA车手同样受到战车高速减速时不稳的困扰,但已连赢两站冠军的罗伦索似乎凭着技术及意志克服障碍;相反,虽然罗西最近往往能够在较后起步位置并夺得第四名,但争胜决心跟前三名车手有明显差别。
事实上,圣玛力诺站赛前赛后的焦点已落到YAMAHA身上,因为两位车手正式使用全新「Seamless」波箱(变速箱),目的是希望试图缩窄M1及RC213V在性能上的差距。
外界是不可能知道Motogp车队「Seamless」波箱的构造。
什么是「Seamless」波箱,直接翻译是「无缝波箱」,又或者「无缝啮合波箱」,听起来有点怪,莫非是像鸡蛋的无缝外壳包裹著引擎零件?其实「Seamless」是指升档时波箱齿轮预先啮合,优点是转数下跌及引致车身的震动更少,简单来说可缩短转档时间,有利造出更快圈速,而本田早已使用该科技。
「Seamless」波箱的出现,源于Motogp严禁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双离合器DTC」有关,它们的功能是进入一档后,二档波箱齿轮已预先咬合,如此类推,以达到快速升档效果。由于「双离合器」早已应用至市贩车,例如HONDA VFR1200F及NC 700系列,其结构也较容易理解。相反,「Seamless」波箱仍然充满神秘色彩,虽然据讲一间名为zeroshift是协助Honda Motogp研发「Seamless」波箱的公司早已曝光,其结构看起来也较「双离合器DTC」简单,由于有关资料欠奉,因此无法理解其运作原理,至于YAMAHA的「Seamless」波箱就更加神秘。
「Seamless」波箱是否罗伦索赢得圣玛力诺站最大功臣?正如他的经理人Wilco Zeelenberg所言,即使没有「Seamless」波箱,相信罗伦索仍会抛离对手,但最大好处是可保持战车在尾段的稳定性。
新人王马坤斯今年Nothing to lose,当日后压力不断增加后,犯错的机会也可能随之增加。
来到意大利比赛,当然是罗西的黄海地盘,只可惜前3名都是西班牙车手。年龄及心态的转变,是很难要求罗西像昔日战胜对手,虽然暂列第4名,已是不错的成绩。



